(原标题:券商罕见推荐ST股:这一板块“逆天”起步进行时?)
ST板块,从去年以来一直被资金和市场冷落的“坏孩子”,进入7月下旬却开始出来活跃迹象。以7月21日为例,*ST墨龙、*ST松江、*ST大控、*ST智慧均告涨停,而*ST天仪、*ST紫学的股价则分别在60元和30元附近高位震荡。二级市场股价表现之外,更让投资者眼前一亮的是,不少ST公司开始被大牌券商给出“买入”、“增持”甚至“强烈推荐”评级。这个板块真的准备“逆天”了吗?其被资金重新关注的深度逻辑又是什么呢?
部分ST公司涨幅令人咂舌,机构推荐应验?
根据统计,包括被暂停上市的股票在内,目前两市共有77只ST股票。芸芸众生,各具特色:
最为“性感”、股价最高的是*ST天仪,因为贝瑞合康的借壳,公司股价始终在60元附近徘徊。最为“丰满”、市值最大的却是*ST一重(约250亿元),继去年巨亏57亿元之后,今年1季度实现扭亏为盈。最为“矮挫丑”的是*ST海润、*ST锐电和*ST新亿,它们始终是“一元股”阵营中主力,产能过剩下,该阵营中大部分公司业绩压力依然较大。最为安静的阵营则更为庞大,包括*ST东数等在内的20多家公司处于停牌状态(包括暂停上市),占据整个ST板块公司家数的三分之一。
从二级市场来看,ST板块的活跃迹象,从6月底7月初开始逐步明显。以*ST重钢为例,公司从底部至今,涨幅已经接近30%,远超同期大盘股指。同时,*ST一重、*ST平能等也均录得了不菲的上涨空间。
*ST重钢从1.76元涨到2.27元
*ST一重从2.85元最高涨到4元以上
*ST平能从3.77元最高涨到5.13元
部分ST个股的股价持续上扬,绝非大多数投资者所认为的“诈尸”——因为,倘若我们将视野扩至所有ST板块,我们会发现,股价逐步走出底部的公司股票并不在少数。
把ST公司股价的回暖简单看作游资的“投机”同样过于单纯——因为,带动ST股股价表现的的主要力量,或并非主要来自短期资金,这一点,从券商研报中我们就可以窥得端倪。
以下为今年二季度开始,部分券商所给出的部分ST股评级,从评级方来看,不仅包括一般机构,而且包括中信证券等带头大哥;从评级类别看,既包括有买入、推荐、增持,甚至包括“强烈推荐”这一“高大上”的最高评级。
如今回眸,倘若我们对券商给出的评级进行验证,多数个股的表现还是令人咂舌的。以被某券商给出“强烈推荐”评级的*ST郑煤为例,公司股价的短期表现,甚至丝毫不亚于多数白马蓝筹。
业绩的影子,壳价的镜子?
记者统计发现,多数ST股的股价表现,与中报业绩密切相关。从这个角度说,ST股价的回暖,依然可以看作A股“中报行情”的影子。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两市有40余只ST股披露中报业绩预告,其中有16只个股业绩预喜,*ST东海A、*ST爱富2只个股业绩预增,*ST紫学、*ST宝实、*ST中富、*ST平能、*ST佳电、*ST华菱、*ST准油、*ST墨龙、*ST德力、*ST郑煤、*ST大有、*ST匹凸和*ST厦工等14只个股预计中期业绩有望扭亏为盈。其中,*ST华菱(10.00亿元)、*ST郑煤(4.00亿元)、*ST平能(1.40亿元)和*ST紫学(1.25亿元)等4只扭亏ST股预计中期最高实现净利润均在亿元以上。
从中报预喜的ST股行业分布来看,周期股居多,既包括煤炭、钢铁、化工等强周期个股,也包括机械设备等相对弱周期股票——这符合市场普遍认可的周期股业绩整体向好的观点。以股价涨幅超过40%的*ST郑煤为例,公司预计2017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亿元左右。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影响下,报告期内公司煤炭售价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回升。
除了业绩之外,部分事件性刺激也被市场看作ST公司股价回暖的一大因素。近来,伴随IPO扩容减速、*ST沈机获大股东资产注入、*ST云维被深装总借壳、ST新梅恢复上市……这些都使ST板块炒作悄然升温。而这也折射出ST公司自我救赎的多重路径。
首先,依靠主营恢复盈利,也是多数ST公司重启的“光荣之路”。而这条路上又分为两个岔路口:除了*ST郑煤依靠产品价格上涨自力更生实现盈利能力外,还有*ST墨龙等公司主要依靠外力支持实现了业绩回升。
第二,央企及地方国企是目前ST板块中的主力,其改革与重组成为业内看好的路径。包括*ST一重、*ST平能在内的公司当属此类预期。
第三,大股东的一级资产或二级市场运作。虽然并购重组的监管趋严,且自去年“最严重组新规”后,鲜有闯关案例,但这没有妨碍部分ST公司依然借助重组甚至卖壳实现新生。在这条路上,除了*ST沈机智能机床注入预期外,*ST海润、*ST松江等公司股东的增持维稳当属此类。
第四,对于部分资不抵债的ST公司来说,申请破产重整以求得新生也成为一种路径。*ST重钢、*ST吉恩、ST云维、*ST川化等公司都走了此路。
有市场人士认为,*ST云维被深装总借壳的交易对ST板块的刺激作用最大。壳,作为堪称A股市场中此前最为“性感”的字眼,近年来陆续遭遇资产“型男”和资金“媒婆”的渐次冷落;但是随着ST云维卖壳的稳步推进,能否再燃市场相关预期,个中变化值得关注。
虽然被券商推荐,但对于ST板块后市的市场表现,多数人士仍然坚持谨慎观点。深圳新里程董事长赖戌播则认为,随着IPO扩容常态化,壳公司价值还会下跌。因此,他认为,市场资金追逐ST股,或是部分短线游资对ST股题材展开的炒作。
多数人士对壳价后市也较为看淡。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来看,把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或以为未来股市制度有望进一步完善,而退市制度的完善也应该是其中应有之义。
因此,未来ST股能否真正“逆袭”,不能限定在股价的短跑。只有公司质地本身真正获得业绩支撑,优质ST公司才能重获自由之身,重获资金的真正青睐。
(责任编辑:DF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