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绯闻素材吗?写那些,何必来监狱找我呢?”
蒋艳萍入狱不久,在女警官陪同下,我前往监区采访她。开始,蒋艳萍还一脸笑容,当女警官介绍说我是监狱作家时,蒋艳萍脸色当即转阴,说:“呵!作家,又是作家,想找绯闻素材吗?写那些,何必来监狱找我呢?”
她的不恭我能理解。她被捕后的几年里,对她“性贿赂”的传闻,据说全国有5000余家媒体报道、刊载。其中一本《中国性贿赂第一案——女贪官蒋艳萍》卖得更是火暴,第一次就印刷了10万册,一时间,蒋艳萍的名字在全国几乎是家喻户晓。
事后,据管教干部们介绍,刚入狱那会,蒋艳萍情绪特别低落,自我封闭,什么话也不说,很少与人交流,而且她一直抱怨法院“判刑过重”。她原本性格外向,却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她曾经想到过死,最严重的时候,见到人就又抓又咬,也曾经绝食。监狱民警从心理学的角度撬开她的感情闸门,其中给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从开庭到现在你带给人们的总是负面的东西,现在案子已成定局,为什么不给自己留下点正面的东西呢?”此外,监狱民警在生活上给予了蒋艳萍极大的关心。犯人都是12人住一间房,入狱初,她住上铺,管教们发现她有月经不调,身上浮肿,腰疼头晕等多种疾病,睡觉时上下床不便,就将她调整到下铺;有几次,女警官见她生病,就从家里炖土鸡给她吃,使她深受感动。
慢慢地,蒋艳萍放弃了死的念头,而且不再封闭,积极主动参加监狱组织的各项活动,还先后担任过特殊学校女少年犯班主任、勤务劳动组组长、娱乐室管理员;最近,还担任了图书管理员兼犯人教师队学习组长,改造表现很出色,多次到省、市党政机关,银行、税务、工商等特种行业现身说法,剖析自己,各方面都给予了她高度评价。由于改造表现突出,经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2003年10月,蒋艳萍由原判死缓减为无期徒刑,2005年10月由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18年。
“过去,大小经理当了那么多年,我从不认为是在官场,要说在商场还真沾了点边。”
我与她多次交谈,基本看清了她从一名普通女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全过程。她与众多同龄女人一样,高中毕业后,就上山下乡当知青务农。她感到很幸运,不到两年就被招工进了湘潭江麓机械厂当工人。第二年9月,考进了湖南财经学院。这期间,她经历了恋爱、结婚、生孩子等人生大事,她丈夫是长沙某省级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为了照顾夫妻关系,1982年9月,蒋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湖南省建六公司碧波商场工作。
帖子附图:
新华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