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出门丈夫签字 女人活得有点委屈
尽管很多伊朗女孩已经放弃了事业上的追求,一心只是想找个好老公,可现实却很难让她们如愿。
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使伊朗损失了近60万的青壮年男子。战后,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据一个伊朗全国青年组织的调查表明,目前20至29岁的年轻妇女有620万,而25至34岁之间的男性仅有480万。而且由于伊朗男子有寻找比自己年轻的女子结婚的习俗,因此有125万名女性可能会丧失结婚的机会。伊朗媒体说,就算是所有男子都结婚,也仍有100多万妇女要过单身生活。
因此,在妇女地位原本就不高的伊朗,男性享有了更多特权。男孩子们可以从容不迫地挑选女友,同时交好几个也不会受到任何谴责。妇女在家庭中没有决定权,连单独外出旅行都要丈夫签字批准才能买到车票或机票。
伊朗法律规定,一名男子可以娶四个老婆。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娶十几个老婆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另外,还有一种独一无二的契约婚姻模式,其实就是合法同居。男女双方找律师签订婚姻合同,期限不定,连法院都不用去,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终止合同。这看上去很公平,但事实上,离过婚或是有过契约婚史的女性,想再嫁出去几乎不可能。
几年前,有个中国人在德黑兰开车不小心撞倒了一个伊朗老太太。老人家不要赔钱也不上医院,惟一的要求是让这个中国男子在她两个未出嫁的女儿里,任选一个娶回家,两个都娶更好。那个中国人被纠缠了很久,最后才把事情平息。
重男轻女挺严重 伊朗女孩很郁闷
迪娜是记者在德语学校的同学,她温柔善良、善解人意。从上小学起,她的成绩就名列前茅,在家里更是乖乖女。她爱每一个人,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她的弟弟。
“我们没有吵过架,也没有打过架,我们只是从不说话而已。”从弟弟出生的那天起,父母的爱和关怀就都转移到弟弟身上了。弟弟喜欢的东西,她必须无条件让出。只要弟弟一告状,无论谁的错,挨骂的都是她。她努力地学习想要证明自己,但妈妈跟邻居说:“哦,我的儿子特别聪明,他从不学习成绩都不坏,他要是稍微看看书,成绩准比她姐姐强百倍。”
女儿再好也是别人家的人,一出嫁就一了百了,只有儿子才是自己的指望。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至今仍在伊朗父母心中根深蒂固。对女孩来说,读书只是为了今后能找个好点的夫婿;打理家务、照顾弟兄才是女孩的正事。有些父母为了减轻负担,甚至在女儿十七八岁时就开始为她张罗婚事。据记者的观察,伊朗母亲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和别人大谈特谈自己的儿子,开场白永远一样:一脸陶醉地说:“oh~~~~, my son!”(哦,我的儿子!)
“小的时候,无论我为弟弟做什么他都不领情,他觉得那是理所当然的。他从来不做家务,不好好学习,但还是家里的宠儿。我也想试着爱他,但我做不到。”迪娜马上就上大四了,她说自己一定会上研究生,并申请奖学金到国外读书。她要证明自己,让妈妈知道,女孩也可以比男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