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对一个数字极其不敏感的人。每次去菜市场买菜,我都会问这个菜什么价格,那个菜什么价格。但是,实际上,我对这个价格根本没有任何的概念,贵了,还是便宜了,反正统统都不清楚。我买菜问价格纯粹就是为了表示我是个内行人,以防被人宰。坏笑为了克服数字迟钝给我理财带来的不方便,我都会记账。为了真正地做到量入为出,我给自己定了一条游戏规则:下个月可以消费的生活费用是根据上个月的收入来定。也就是说,2月份可以花多少钱取决于我一月份挣了多少钱。用比例来解决资金管理的问题。比如说我定的消费比例是50%。如果1月收入了1000元,那么2月就可以花500元。虽然工资比较固定,但是我还是喜欢这样操作。
然后,理财就到了有效管理资金部分。其实,我特别喜欢用比例来管理我的工资,这样也会在钱不够用的时候,刺激自己想办法去提高收入。我对资金的管理分成了三大块内容。
第一块:投资---比例为25%
每个月初,我都会根据上个月的总收入来划分资金。25%就是用于投资的金额。如果1月份挣了1000元,我就会划分出25%,即250元投入到我的投资账户。目前为止,我的投资都只是股票。但是现在股市比较低迷,我也没有短线操作的能力。但是,投资是不能省去的部分。所以我专门把南方的货币基金做成了我的投资专用钱袋。也就是如果暂时不想投入到股市,我会把这25%的资金存在南方火鸡里。但是,我每天都会关注股市,说不定能找到个短线操作的机会。一旦有短线机会,我就会利用南方火鸡实时赎回的功能,冲入股市。如果股市好转,就会一直放在股市里捂股。总而言之:投资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且不能因为暂时没有机会而忽略或者省去这一部分。从自己的每一份收入里规划出一定比例的金额用于投资,而且坚持专款专用。
第二块:储蓄---比例为25%
如果说从收入里划出一部分做投资是资金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那么从收入里划出一部分做储蓄同样是财务健康和财务自由不可或缺的环节。我的比例依然是是25%。
子期介绍的定存,国债,银行中短期的理财产品是最常用到的储蓄的手段,毕竟如果说投资是攻的话,储蓄就是守,讲究的是一个稳字。但是我的储蓄跟别人不太一样,也可以看出我是一个非常激进的人。我的储蓄被我分成了2个不同的内容。
每个月做一笔定存,存5年期。这一部分是我给爸爸存的养老金,所以以稳为主。考虑到他不会用网银,我都是去银行柜台存钱。。
另外,我每个月会做股票基金和指数基金的定投。在别人眼里,这是投资。但是在我眼里,定投就是储蓄的一种。因为我对储蓄的目的定义为养老。定存是给老爸养老,适合他57岁的年龄。定投是给我自己养老,适合我84年的年纪。
第三块:生活费---比例为50%
在这一部分生活费里,包含了每年的商业保险支出,养车的费用,还有备用金的储备,旅行梦想金的准备等等。
每到月初,我就可以领到当月的生活费。然后我会根据生活费的额度和当月的大致预算留足生活费。打个比方,如果2月份我的生活费是5000元,而我当月的预算是2000元。那么我就会把2000元存入到广发的货币基金里,生活费就从广发取。剩下的3000元,我会存到广发的月月红基金。做什么用呢?其实就是做一些大额支出的储备,比如交商业保险,交车险,出门旅行等等。因为要交保险或者去旅行的那个月,经常会出现财政赤字,所以就需要事先做好储备工作。
等到一年年底的时候,我的天天红里经常就会剩下一些钱没花掉。一次性全部取出来花光光么?当然不是!我会把这一部分的钱统一存入到我的备用金账户。跟子期不同,我的备用金分成了2个不同的备用金:一个是紧急备用金,即突然失业或者突然生病的时候,收入中断时可以用于满足家庭的一般支出。我定的目标是6个月的生活费(注意是全家的生活费,而不再是我个人的生活费,因为我的收入在全家是最高的。其他两个人失业不会影响到家庭生活),即需要存够5万元的紧急备用金。目前我才只攒了2万的紧急备用金,存在我的另外一个货币基金账户里。今年我把这笔钱转到了华夏的财富宝。
另外一个是安全备用金。这个备用金跟我喜欢拿钱去投资是息息相关的。毕竟投资有风险,万一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紧急处理股票和基金很有可能会割肉。这就跟我追求的财务健康不相符合。所以我专门设置了安全备用金,目标是存够2年的全家生活费,目标暂定为20万。由于现在资金的积累远远达不到我的目标,所以我把每个月定存的钱也暂时算作了安全备用金之一。
我的目标是再花5年的时间,把紧急备用金和安全备用金都存够。目前才存了2万的紧急备用金和3万的安全备用金。缺口是20万,打算分成5年来达到目标。到时候就可以用安全备用金做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而紧急备用金还是会放在货币基金。
这就是我对工资的所有规划,专款专用帮我解决了数字不敏感的困难。所以我现在都能做到量入为出,不出现财政赤字。
这算是有效管理资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