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银行网讯 8月25日,中信银行中报公布,中报显示,中信银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36亿元,在已公布半年报的华夏、浦发、平安、招行、交行等6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中信银行上半年净利润排在交行、招行、浦发之后,位列第四。
“效益宁可慢增长,也不能不增长,不然银行对于存量风险和突发问题,可能无法消化。”中信银行行长孙德顺在8月26日举行的中信银行业绩会上指出,为化解存量不良贷款风险,中信银行也要保证一定的效益增长。
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成不良贷款重灾区
据中报显示,中信银行不良贷款率1.40%,比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A股市场上,在已经公布年中业绩的6家股份制银行中,华夏、浦发、平安、招行、交行五家银行均呈现上升态势,中信银行不良率下降可谓一枝独秀。但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同样在增加。
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85.2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70亿元,增长6.85%。贷款损失准备余额对不良贷款余额的比率为156.99%,也就是说,该行拨备覆盖率已经接近150%的监管红线。
从不良贷款的地理区域分布情况来看,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环渤海、中部和长三角地区,不良贷款余额共计259.0 亿元,占比67.25%。从不良贷款增量看,中部地区增加最多,为34.33 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0.83 个百分点。这些地区不良贷款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相对落后,产能过剩行业集中,去产能、去库存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加速了信用风险的暴露;二是风险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散,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经济下行期内信用风险加大。
从不良贷款行业分布来看,与华夏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等一样,遭受下滑压力的制造业和零售业同样成为中信银行不良贷款增加的重灾区。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占比70.7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不良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减少26.83 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0.99 个百分点;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4.35 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0.10 个百分点。
中信银行称,不良贷款余额持续上升,一是因为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风险向多个行业、领域蔓延,信用风险加剧;二是因为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加速了产能过剩行业信用风险的暴露等,形成较多不良贷款。但不良贷款变动处于所控制的范围内。
金融创新多元化 “房抵贷”成优质资产
面对经济下行带来的周期性风险,上半年,中信银行调整业务结构,重点发展以核心房产为抵押的“房产抵押综合授信贷款”大单品,“房抵贷”成中信银行最优质的资产。“房抵贷”是指客户将其自有房产抵押到中信银行,申请用于消费、经营,可循环使用的个人贷款。中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房抵贷余额2,283.99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8.7%,上半年增量占全部个人贷款增量的66.70%;房抵贷不良率0.47%,低于个人贷款平均水平。
随着楼市的火爆,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猛增。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发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增加 2.3 万亿元,同比多增 1.2 万亿元,6 月末增速达 32.2%。6月末增速达32.2%,月度增量也屡创新高。
上半年商品房销售增速较高,带动个人住房贷款较快增长。据浦发银行发布的中报显示,浦发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到3379亿元,首度超过3000亿大关,比2015年年底增加了770多亿。中信银行也毫不例外,上半年中信银行也加大了住房按揭贷款投放力度,“总体原则是大力发展住房按揭,同时确保风险可控。” 中信银行高层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