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 - 理财聚焦 - 正文

上市公司每天花20亿买理财 依靠投资“扭转”业绩

来源:央广网 2017-05-03 14:13: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上市公司每天花20亿买理财 依靠投资“扭转”业绩)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从上市公司披露的最新年报来看,沪深两市3204家公司整体实现了营收、净利润的双增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年报显示2016年上市公司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比例有所上升,增加了13.47%。依靠炒股、理财、炒房来“扭转”业绩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

理财、炒股和炒房正在成为一些上市公司的“致富之道”。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共有556家上市公司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比上一年的490家增加了13.47%。

上市公司买理财“井喷式”增加 每天入市20亿

其中,上市公司全年一共动用了大约7268亿元购买理财,相当于平均每天有近20亿的上市公司资产投入到理财市场。A股上市公司全年一共发布了3300多条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与上一年相比,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增加了23%,累计购买金额同比增长了39%。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分析说,一些上市公司利润下降,是购买理财产品“井喷式”增长的原因之一。

董登新:“随着经济的下行,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利润不断降低,在实体经济的收益方面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有些上市公司为了迎合投资者和业绩的需要,越来越偏好做投资、做理财,甚至直接去投资炒股。”

炒股“扭亏”不做主业 把炒股作为利润来源

除理财外,炒股也是上市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重要一部分。我们都知道,参与另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买卖,并从中获利,在A股市场并不鲜见。但是,一些与金融无关的企业,把“炒股”作为利润的主要来源,却是不容忽视的。比如某啤酒生产企业2016年亏损了2509万元,其中证券投资的亏损占比超过85%。而在此前的两年,这家企业的净利润主要来源,正是证券投资收益。还有统计显示,从2011年至今,这家企业的投资收益是主营业务收益的3倍左右。

炒房输血 93家上市公司发生房地产交易

在上市公司年报上,“炒房”输血也值得关注。在房地产方面,2016年有1445家上市公司持有7414亿元的投资性房地产,无论是公司数,还是持有规模上都比上一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数量上增加101家,规模上增加1800亿元。2016年共有93家上市公司发生了房地产交易,金额近20亿元。

近年来,热衷于房地产的上市公司数不断增加,甚至有部分公司是靠房地产投资实现扭亏与摘帽。比如某上市公司面临摘帽风险,将手中持有的物业项目出售,获得利润扭亏为盈,撤销了退市风险的警示。还有不少上市公司,在主营业务不断萎缩的情况下,选择投靠房地产市场,让“卖房”成为业绩“增长”的捷径。

报表提升短期“颜值” 长期不可持续

如何看待上市公司通过投资来提升业绩呢?董登新指出,不论是理财、炒股还是炒房,短期来看确实可以提高报表的“颜值”,但是,从长远发展来说,上市公司如果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交易性金融产品上,肯定是不利于上市公司自身发展的,也有损整个实体经济的提升。

董登新:“长远来说,尤其像制造业、实体经济,如果放弃主业不做研发,把心思都放在委托理财或者是做直接的股权投资,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来说,这种状况是不可持续的。股东把钱交给上市公司,不是去炒股、不是去理财的,购买公司的股票实际上是购买公司的未来,更多的是看中公司所从事的行业。所以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短期的理财和投资,作为一种季节性的资产配置,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总把全部精力拿来做理财、做投资,就偏离了正道。”

央广短评:聚焦主业才是公司发展的硬道理

每到上市公司年报密集发布之时,业绩增长都是受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对于那些不依靠主营业务提高业绩的企业来说,就更是如此。

总是会有“一笔交易”就能扭亏为盈的情况出现,听着像天方夜谭,实则从侧面印证了某些上市公司确实正在依靠投资来扭转“业绩”。当主营业务不振时,卖房、理财、炒股已经成为上市公司“求生”的法宝。

不过,这种“扭亏”的途径并非长久之计。聚焦主业,才是公司发展的硬道理。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依靠“炒股”、“炒房”带来的所谓“扭亏”其实都是一时的。此外,只拿投资来提升业绩,应付报表,给股东和投资人交差,说白了是一种“不务正业”。

当然,对于上市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也不能一概论之。比如那些正常腾挪房产的、利用零散、闲余资金进行投资的,还应当鼓励,这也是多样化资产配置的需要。

眼下,监管部门正在通过多种方式引导资本市场回归价值投资,使上市公司能聚焦主业,引导资金脱虚向实。而对上市公司来说,在主业上下功夫、拼业绩,才是颠扑不破的硬道理。(记者洛佳莹)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