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 - 理财聚焦 - 正文

债券牛市结束了吗?

来源:格隆汇 2019-03-04 14:52: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债券牛市结束了吗?)

导读:

复盘:资金紧、股市涨,债市上周承压。从基本面来看,开工季高频数据持续表现一般,PMI数据确认经济仍处下行通道;从资金面来看,2月末资金面超预期转紧,半年多来,紧张程度仅次于2018年年末;同时,股市上周放量大涨,导致牛市预期进一步发酵,债券市场显著调整。

思考:债券牛市结束了吗?从近期与投资者交流反馈的情况来看,悲观者甚至认为债牛已经结束。虽然在牛市下半场对于久期风险的控制要进一步增加,但是过度担忧也大可不必。在现阶段相对谨慎的市场氛围中,债市实际上出现了一些边际利好的迹象。①潜在利空多以兑现,债市表现仍然坚挺,后续增量利空有限;②调整幅度虽然较小,但调整时间已经足够,目前场中大多是坚定看多,后续抛压有限;③名义GDP大概率下行、货币政策难以变脸,债牛的根基仍在,仍有可能考验利率前低。

慎言债牛结束,建议越跌越买。2018年长端利率经历大幅下行必然会导致2019年趋势行情想象空间有限,在票息策略打底后,投资者必然面对增厚收益的选择:向权益倾斜、下沉评级、参与利率波段。具体到利率波段操作,随着牛市深入,波段的幅度也会收窄,可能会从去年的“退二进五”过渡到今年的“退二进三”。捕捉难度加大,但对于只能投资纯债的机构而言,仍然吸引力。我们认为年初以来债市调整压力最大的时间段已经过去,本周开始即可布局利率左侧机会,越跌越买。

梳理债市投资者担心的三点利空。①2月货币政策收紧,或是配合针对票据融资套利的控制,长远看货币政策未到变脸时。②2月融资数据总量回摆,结构上票据融资贡献可能重回零水平,信用底并非一蹴而就;高频数据也显示,截至目前春季开工表现一般,经济底可能仍需等待。③上轮行情经验显示,流动性推动和估值修复下股牛和债牛并不矛盾,反而在强势的股指出现休整时,可能迎来债市的窗口期。

正文

1。 复盘:资金紧、股市涨,债市显著调整

从基本面来看,上周增量信息有限,开工季高频数据持续表现一般,PMI数据确认经济仍处下行通道;从资金面来看,在非季末、非缴税大月时期,2月末资金面超预期转紧,数据显示,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2月末资金的紧张程度仅次于2018年年末,周内整体呈现前紧后松的态势;同时,股市上周放量大涨,导致牛市预期进一步发酵,债券市场显著调整。从市场表现来看,股市和债市在日内跷跷板效应较为明显,以中债估值衡量,过去一周10Y国债和10Y国开活跃券累计上行幅度分为5bp和10bp左右。

具体到上周行情:周一,资金面紧张、股市放量大涨,债市显著调整;周二,资金面仍然维持紧张态势,沪指冲击3000点未果后回落,债市长端收益率先上后下;周三,资金面边际转松,股市再次冲击3000点未果后调整,债市迎来喘息,长端利率小幅下行;周四,资金面转松、股市调整结果边际利好避险资产,但债市仍然出现调整。周五,资金继续转松,股市午后在权重股带领下再度大涨,长端收益率大幅上行。

2。 思考:债券牛市结束了吗?

上周国内资本市场关注点仍在A股,随着前一周周末领导人对于金融市场定调的相关讲话,以及周一中证报头版刊文“股市将成为国家重要核心竞争力组成部分”,彻底引爆了市场情绪,也使得逼空的一波流行情演绎至阶段性极致,A股各大指数均呈现出放量暴涨态势。

随着股指连续强势突破重要关口,市场预期几乎呈一边倒的状态。逼空行情的特征就是使得空头不断倒戈进场,进而助推行情进一步上涨。当前A股市场上涨的逻辑并非基本面推动,当然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股市持续上涨在一定概率上预示着未来经济可能会企稳见底,但考虑到上周股市上涨的斜率和暴增的成交量,不难发现行情是由政策和资金驱动。

无论是和99年的519行情对标,亦或是和14-15年的杠杆牛对标,在本轮行情中都能找到些许影子。市场的羊群效应十分明显,随着行情的加速上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性”相信当前行情即使没有基本面配合也没有关系,只要政策环境友好,预期在短期就可以自我实现。

对于政策预期乐观的根源,可以从“去杠杆”中找到答案。去杠杆政策已经持续推进三年有余,从过往经验来看,政策的聚焦点在于主动压缩分子,即负债。但是基于去年基建和融资数据的表现,过快的压低负债对于实体经济造成的负面冲击很难提前预料到,为了实现“去杠杆”和“稳杠杆”兼得的效果,可以在维持分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在分母上做足文章。分母等于负债加权益,如果负债短期很难大幅压低,那么做大权益则可以实现去杠杆的进一步推进。做大权益的方式有很多,例如民企纾困、科创板推进等。

做大权益的前提是做多权益,即市场不能持续萎靡,如果没有增量资金持续流入,“做大”只是一句空话,因此越早看明白这一点的投资者,则越能在本轮行情中占据先机。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本轮股市行情才持续两个月时间,但因为市场具备“学习效应”,无论从上涨斜率、成交放量、板块轮动来看,都比14年下半年更猛烈和更快。

但做大权益并不等于做多权益,即行情经过一波流加速上涨后,市场情绪显著提升,接下来只要能稳定当前态势,则有利于相关政策的推进。而因为中国股市“牛短熊长”的特征已经深入人心,如果下一阶段政策仍以“放任”为主,在“学习效应”的驱动下,行情演绎可能会有失控的风险。因此,我们倾向于认为后续股市行情进一步上涨面临的阻力会越来越大。

回到债市,年初市场对于2019年债市慢牛有较强的预期。但随着天量社融(较市场预期提前)、股市加速上涨(预期之外)、以及资金面超预期转紧,投资者对债牛的信仰出现松动。从近期与投资者交流反馈的情况来看,悲观者甚至认为债牛已经结束。虽然在牛市下半场对于久期风险的控制要进一步增加,但是过度担忧也大可不必。在现阶段相对谨慎的市场氛围中,债市实际上出现了一些边际利好的迹象。

第一,潜在利空大部分已出现,债市表现仍然坚挺。虽然去年四季度我们对债市行情研判较为保守,但一直坚定认为年初债市会有一波显著调整。事后来看,预期内的利空如信贷开门红提前发行、货币政策边际转紧均已兑现,甚至出现了预期外的抑制如股市加速上涨。但总体来看,债市调整幅度和节奏相对缓和,侧面说明市场仍然“钱多”,下一阶段债市面临的潜在利空有限。

第二,虽然调整幅度有限,但调整时间已足够长。部分投资者基于调整幅度有限的原因,认为调整仍然不太充分,即使牛市延续,也希望等到10年国开收益率上行至3.8甚至3.9以上再进场。但是从调整时间来看,本轮长端利率的调整持续1-2个月时间,期间经历了几次大利空,四季度的获利盘或意志不坚定的投机盘理应陆续离场,后续抛压有限。从历史规律来看,随着牛市深入,长端利率的波动幅度确实有收窄的迹象。

第三,基本面对于债市而言存在超预期利好的可能。虽然宽信用见效到经济企稳是大概率事件,但是时间的滞后存在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名义GDP增速的下行、货币政策的宽松仍然是大概率事件,牛市的基础并未被破坏。对于行情空间的谨慎,与牛市的结束不应混淆。事实上,只要债券牛市尚未结束,资金面持续宽松的情况下,carry的空间会越来越小,对应长端利率不断挑战前低。

慎言债牛结束,建议越跌越买。常识上,2018年长端利率经历大幅下行必然会导致2019年趋势行情想象空间有限,因此我们在去年底年度策略上就强调2019年需要淡化贝塔收益的预期,努力挖掘阿尔法行情。在票息策略打底的情况下,投资者必然面对增厚收益的选择:向权益要收益、向下沉评级要收益、向利率波段要收益。

对于投资者来说,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上半年早作打算是必然的选择,毕竟下半年基本面的情况目前难以下定论。考虑到股市已经持续上涨两个月时间,现阶段对于转债策略不宜追高,只能埋伏低价券等风来;而因为机构普遍对于信用踩雷的担忧,下沉评级策略对于很多机构而言可操作空间有限。因此,今年利率波段交易的机会,仍应该引起投资者足够重视。

具体到利率波段操作,随着牛市不断深入,波段的幅度也会收窄,可能会从去年的“退二进五”过渡到今年的“退二进三”。虽然捕捉难度显著加大,但对于只能投资纯债的机构而言,仍然具备吸引力。综上,我们认为年初以来债市调整压力最大的时间段已经过去,本周开始即可布局利率左侧机会,越跌越买。

3。 梳理债市投资者担忧的三点利空

3.1。 资金面超预期紧张,货币政策转向了吗?

此前在融资数据和股市大涨的利空下,债市虽然震荡调整,但实际上表现较为坚挺。但在上周临近跨月资金超预期转紧后,长端利率才出现较为显著的上行。如前所述,从数据上来看,2月末的资金紧张程度是2018年下半年以来最紧的月末,仅次于2018年年末,甚至超过了2018年三季度末。债券牛市延续的核心在于资金维持宽松,上周连续数日资金面超预期紧张使得投资者担忧情绪发酵,货币政策为何在此时收紧?这代表了央行态度的变化吗?

根据央行在上周二公开市场操作公告里的说法,由于春节假期导致税期后移,目前税收影响仍在延续;此外股市火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强势,也都有可能对于资金面造成一定影响。

另一个可能的解释来自于对于票据融资和相关套利行为的控制。从总量来看,1月份社融中和票据相关的量创下历史新高;从结构来看,结构性存款在单位存款中的占比也达到了近年来高位。

针对票据套利、大水漫灌的说法,国务院、央行表现的较为关注。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在接受采访时也明确表示:密切关注和动态评估市场流动性及影响因素,警惕市场主体形成“流动性幻觉”和单边预期。综合决策层的关注、以及票据对于资金面反应的敏感,资金面的转紧可能有针对票据融资和相关套利进行控制的考量。

票据量价弹性高,货币政策控“价”效果较好。数据显示,贷款和票据的利差对于表内票据融资的占比有较强的解释力。由于票据融资利率对于资金面较为敏感,叠加图4中显示的“量价”高弹性,边际上资金面的适度收紧,对于控制票据“量”的过快增加有较好效果。近期的货币政策转紧,央行重要的考量可能来自于此。

那么,央行对货币政策的态度转变了吗?我们认为很难。

维度一:从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来看,整体上货币政策仍然处于较为宽松的情况。相对于上季报告,本季度的报告对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要求中去除了“中性”的提法,由此前的“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改为“稳健的货币政策”。

维度二:从央行的核心目标来看,现阶段的工作重点应该还是打通传导路径、促进宽信用见效。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工业品还在延续通缩趋势,如果货币政策过快转向,则会伤害到宽信用的效果。

维度三:从大方向来看,相对于2016年监管层对于金融高杠杆的敏感,以及2017年开启的金融去杠杆周期,目前则是结构性去杠杆取得阶段成效的时点,即便是为了配合年内科创板顺利推出,出现2016年下半年货币政策“变脸”的可能性也较小。

3.2。 风险偏好持续走高,经济是否提前企稳?

货币政策之外,投资者担忧的利空还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宽信用是否从此一飞冲天?信用底到经济底是否比想象中快?

债市眼中的宽信用:背后的政策态度。针对宽信用的总量和结构,当前市场已经有充分讨论,市场对此的认识已经不是简单局限在总量放量、与结构“不足”,而是通过融资数据,来观察央行的态度。

2月融资数据的“题眼”:票据融资环比大跌。根据季节性,1月数据爆发后2月通常会大幅回摆,从历史来看并不奇怪,市场对此也会有较强的预期。2月数据的一大看点可能来自票据融资的大幅回摆。1月份,社融口径中“表外未贴现”加“表内贴现”,票据相关的融资贡献接近9000亿元,从高频数据推测,这一数据在2月可能回到零水平以下。

“清查”套利,来帮助票据走得更远。考虑到近期针对票据套利、大水漫灌等说法,从决策层到市场均较为关注,票据融资的大幅“回摆”可能会引发对于宽信用的预期波动。我们认为票据融资仍是央行、商行、企业三方目前的最大公约数,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来看,量价弹性高也较为有效。目前针对票据融资的抑制更多出于呵护而非打压的目的,但是宽信用从预期到实现可能是一个过程,拐点的出现不会一蹴而就。

春季开工方面,并无明显走强的迹象。在讨论完“信用底”之后,再来看“经济底”。近期我们一直密切关注开工层面的高频数据。截止目前,开工季的数据仍未有明显走强的迹象:返工层面,春运已经结束,“回乡增速高,返工增速低”的情况没有变化;生产面来看,天量融资后发电耗煤走势并未强于季节性,产能利用率也处于低位;需求面来看,钢铁库存的累计速度仍然是近年来最快;从价格信号来看,各区域水泥价格仍然没有启动,运价指数也低位徘徊。

PMI新订单指数虽然出现反弹,但后续仍需观察。上周公布的中采PMI仍处于下行轨道,并连续三个月低于荣枯线。但分项数据中新订单的情况出现反弹,似乎带来了一些改善的希望。从历史来看,新订单反弹和整体PMI趋弱的组合,往往并非见底的信号;而PMI数据中单月的波动也不宜作为判断依据,后续仍需观察。

总体看,一季度实体经济延续惯性下行的概率更大,更何况伴随着风险资产连续两个月的大涨,市场对于经济的悲观预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反向修正。因此,在此基础上,数据层面进一步超预期的概率较小。

3.3。 股牛和债牛,是否难以并存?

除了货币政策和信用到经济的传导,近期强势的股票行情也成为压制债券市场的原因之一,股牛和债牛是否非此即彼?

本轮股市行情和2014-2015较为相似。本轮股市的上涨,并非由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的基本面驱动,而是在信用底和商誉底出现后,在政策持续利好的刺激下,投资者打开了想象空间,同时配合流动性宽松、外围股市回暖等因素共振。从行情属性上看,与2014-2015年的改革牛、杠杆牛更为相似。从板块轮动上看,也展现了对于上轮行情较强的学习效应。

根据上轮行情的经验,股牛和债牛是可以并存的。从2015年的经验来看,单纯依赖资金驱动的股市行情并不意味着债券牛市结束。2014年3季度股市行情启动,10Y国债收益率也震荡下行了超过70bp,即使在15年上半年股票牛市最为疯狂的阶段,债市整体仍处于震荡行情,即使叠加置换债供给冲击,10年国债最大调整幅度也仅在35bp左右。

另一个问题来自于,股市本轮上涨是否可以作为经济的晴雨表?第一个观察的角度是,强势板块以非银金融、5G、农业板块为主,基建和建材等板块表现较为平淡。而相对股市放量大涨,商品表现明显较为稳健。

第二个角度来自于高频数据的相对疲软。如前所述,截止目前开工季尚未有特别亮眼的数据出现,以钢铁库存累积来看,虽然库存总量不及去年,但是累积速度为2010年以来最快。和春节日期相仿的2016年(2月7日)和春节日期更早的2017年(1月27日),彼时在节后第三周,钢铁库存的上涨均已出现放缓或者下降的趋势。虽然上周周期股票似有启动,但是目前各个区域的水泥价格仍未有响应,钢铁库存仍在累积,微观调研来看厂商预期似乎并不悲观,但后续仍需观察。

总的来说,参照上轮股票牛市的经验,股债双牛可能并不矛盾,反而在股市行情出现调整时债市可能迎来机会。随着3-4月份,年报和一季报不断出炉,市场关注重心应该会阶段性回到基本面上。未来一段时间,一旦股市行情出现波折,则可能意味着债市迎来行情窗口期。

(文章来源:格隆汇)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