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 - 产品动态 - 正文

旷视科技张卓:机器视觉如何赋能银行AI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从用户基础、社会公信力和信息安全性角度来看,银行等金融机构更适合主导生物识别支付市场的发展,在承担生物识别、交易认证和资金清算工作时容易获得市场认同。随着多维度生物识别与支付技术的发展,交叉应用的生物识别技术不再仅作为支付验证手段,还可以通过与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整合,实现高效的反欺诈预防与管理。

(原标题:旷视科技张卓:机器视觉如何赋能银行AI)

中国电子银行网讯 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联合近百家成员银行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12月13日在京成功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聚焦银行金融创新”,包括行业协会领导、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高管、学术界专家在内的300多位业内精英齐聚峰会,共同探讨银行金融创新发展新方向、新思路。

峰会期间,旷视科技金融大客户业务总监张卓接受了中国电子银行网专访,下文为专访详细内容。


旷视科技金融大客户业务总监 张卓

中国电子银行网:您对于“人工智能+金融”是如何理解的?

张卓:我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首先是机器视觉已经成熟的运用到金融机构的业务场景中,帮助金融机构更快更好的认识自己的客户,尤其是渠道端,可以提高客户体验。通过对客户无感知的识别,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结合大数据的应用,打造用户画像,进行用户行为分析。

其次,在中后台替代人工对客户身份进行审核,已经非常成熟,大大的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可以以人脸打造员工的唯一身份ID,解决通行,考勤,系统登录等问题。

第三,面对移动支付的兴起与密码安全问题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生物识别技术逐步成为在线金融安全保障的必备选择。由于每个人的生物特征具有与其他人不同的唯一性和在一定时期内不变的稳定性,不同于静脉、指纹、声纹、人脸、虹膜等特征,较为不易被伪造和假冒,所以利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认证,不仅给用户带来便捷的体验,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从用户基础、社会公信力和信息安全性角度来看,银行等金融机构更适合主导生物识别支付市场的发展,在承担生物识别、交易认证和资金清算工作时容易获得市场认同。随着多维度生物识别与支付技术的发展,交叉应用的生物识别技术不再仅作为支付验证手段,还可以通过与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整合,实现高效的反欺诈预防与管理。

中国电子银行网:旷视科技在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过程中,相关技术或解决方案的定制化是怎样的,以及部署周期需要多久,如何实现与大型金融机构原有IT系统实现无缝对接或者说更妥当的融合?

张卓:我们基本是以标准产品进行交付,通过标准的接口与客户现有应用进行无缝对接,所以部署周期会非常短,我们曾经创造过一个记录,当天部署、测试,当天即可上线。

在面对银行的个性化需求时,我们会在数据和服务上采取特殊的应对措施,根据银行现有的技术环境进行对接,不会对银行的应用和我们的技术造成任何困扰。

中国电子银行网:对金融机构而言,采用旷视科技的相关产品或解决方案,在成本方面可以实现多少降低,以及提高多少效率?

张卓:其实成本这个很难量化,因为人工智能的应用,短期内,可以降低人员的重复劳动,长期来看,可以完全替代人工进行中后台的审核环节。仅从人力成本的节约看,会给金融机构降低大量的人工成本和场地开支。从风控角度看,我们带给客户的价值更高。我们知道,信贷防欺诈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识人,经过一个商业银行的简单统计,如果我们能够协助不良率降低0.1个百分点,那经济效益就是百万到千万级别的规模。

中国电子银行网:旷视科技目前有哪些成功案例?与合作伙伴有哪些深层次的业务探索?

张卓:我从两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第一,旷视科技目前在国有银行范围已与工行、建行、邮储银行建立合作。股份制银行方面,我们的合作客户就比较多了,包括招行、平安、民生、浦发、浙商、渤海等等,城市商业银行领域数量更多,大概有三、四十家左右。

第二,我们会在各业务环节逐渐跟客户产生更多的互动,因为客户会有新的业务想法。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我们跟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信用卡部做了线下积分权益兑换,以及园区内的刷脸支付等业务尝试,与银行一同持续探索新的业务模式。

旷视科技可以提供端到端的科技能力,从最前端的摄像头,到最底层的运算能力、算法能力。短期内,我们不倾向于改造客户的整个业务逻辑,因为这项工作可能会比较重,会造成大量复杂的银行内部沟通。但从长期看,我们是愿意通过用户的习惯,帮助银行设计产品,重塑整个业务流程。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