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券商发力融券业务 推动两融客户结构改善)
中国基金报记者 闫晶滢 莫琳
当前市场低迷,两融业务规模下降。中国基金报记者走访多家券商后发现,上半年,券商在坚持逆周期调节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专项业务活动积极拓展客户及业务资源。差异化定价拓客、调整客户结构成为两融业务“固存提质”的重要抓手。
重点拓展机构客户、专业投资者
改善客户结构
两融利率持续走低,业内多家券商也将两融业务发展的重心更多向机构客户倾斜。
据介绍,为顺应机构客户市场发展趋势,长江证券将机构客户作为优化两融业务及客户结构的重点对象,着力提升对机构客户的综合服务质量。
具体而言,长江证券通过内部精细化管理,优化筹券措施和风控体系,满足机构客户在两融业务和交易环境方面的需求。后续将继续强化科技赋能,持续推进交易系统及融券平台建设,提升机构客户服务体验。
东北证券也表示,其两融业务重点面向机构客户和专业投资者,强化营业网点的业务拓展能力和专业服务能力,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有效提升两融业务核心竞争力。
国联证券称,通过精准有效实施两融业务推广方案,重点拓展高净值客户及专业投资者,客户结构明显改善。通过增强内外部协同合作、积极拓展券源渠道,提高业务办理效率,提供差异化、精准化服务,以提升客户投资体验,促进融券规模快速提升。
发力融券业务
深层次挖掘机构客户需求
证券公司要想发力机构客户,少不了融券这一服务手段。不过,如何解决券源,对券商能力是一个重大考验。
海通证券半年报披露,上半年多途径拓宽券源筹集渠道、强化自营券源管理,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融券市场份额由年初4.1%提升至6.1%。
海通证券是为数不多披露融券市场份额的券商。大多数券商则表示,正通过多项举措扩大融券券源供给。
招商证券表示,上半年加大与公募基金的深度合作,拓展券源渠道和种类。
银河证券表示,公司主要通过公募基金、保险公司及机构股东借入券源,后续期待ETF纳入转融券标的证券范围、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证券出借等政策实施落地,进一步扩大券源。
长江证券表示,通过内部精细化管理,优化筹券措施和风控体系,满足机构客户在融券券源和交易环境方面的需求。
此外,多家券商还搭建了有关融券通的系统或平台,提升对机构的服务力度。
长江证券表示,强化科技赋能,持续推进交易系统及融券平台建设,下半年加强与外部机构合作,增强融券券源获取能力。
申万宏源称,加速推动“融券通1.0”系统功能迭代,进一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方正证券表示,公司通过内部协同,不断扩大券源储备,建设升级融券通系统,提升融券交易撮合效率。
财通证券表示,下半年将持续推进券源平台建设,重点开展对融券业务策略模式的探索,在套利、大宗等方面协同推进。
申万宏源研究认为,融资融券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能有效满足专业投资机构不同的风险管理需求,有利于推进A股投资者机构化进程。由客户融资融券需求衍生出的一系列业务也成为近年来证券公司业务创新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