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收藏在艺术品市场崭露头角,发轫于“非遗”。
2003年11月,中国古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琴自此改变了千百年来的曲高和寡,进入喧嚣的拍卖场。嘉德2003春拍,一件唐代“九霄环佩”琴,以346万元创下拍卖最高记录,同年11月,“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收藏的唐代“大圣遗音”伏羲式琴以891万元的高价成交。其后五年时间,拍卖场上珍稀古琴很少露面。2009年嘉德秋拍,一件明代“月露知音”琴以2184万元的成交价再创新高。
在2010年11月苏州吴门艺术品拍卖夜场上,一件明代晚期的孔府“御书堂”乾隆御用古琴拍出5800万元;12月北京保利5周年秋拍中,一件北宋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帝御铭的“松石间意”琴竟以1.36亿元的天价成交,中国古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据介绍,“松石间意”能以1.36亿元成交,除了古琴本身的珍稀,宋徽宗的御制和乾隆皇帝的御题,更添身价。嘉德2011春拍,一件唐代“大圣遗音”伏羲式琴又以1.15亿元成交。古琴再次登上亿元成交榜。
“焦尾”的千古风流
古琴又称七弦琴,相传已有3000多年的弹拨历史,被称为中国最古老的弦乐器。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乐于琴、棋、书、画之中悠游人生,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品格位列其首。据文字记载,先秦两汉时已有很多名琴传世。黄帝的“清角”、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琴,其中焦尾琴的典故被广为流传。
据传,焦尾琴又称“烧槽琵琶”,由东汉着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之时,隐居在吴楚交界的溧阳,曾从观山农家灶膛的烈火中抢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依其残型制成一张七弦琴,因琴尾尚有焦痕,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其奇绝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后世怀才不遇的文人遂用“焦尾琴、焦尾、焦桐、焦琴”等代指美琴,或比喻历尽磨难的良才,未被赏识的宝器 。
对古琴,古人有五不弹之说:疾风甚雨不弹,尘世不弹,对俗子不弹,不坐不弹,不衣冠不弹。 古琴虽用木材制成,不耐久藏,但由于古代士大夫以至帝王的钟爱,以其特有的孤傲与高贵而受到世代珍藏。存世几百年的有很多,千年古琴也屡有所见,目前留存的古琴主要是唐宋以后作品,年代最久远的已有1200多年。如故宫所藏的“九霄环佩”、“大圣遗音”、“玉玲珑”、“飞泉”,中国艺术研究院所藏“枯木龙吟”,中央音乐学院所藏“太古遗音”等。这些琴中珍宝年代久远,制作精美,大多数仍能发出优美的琴声。
古琴缘何价值亿金
北京匡时拍卖公司的孔超对古琴的研究颇有心得。他认为古琴的价值主要有两个判据,一是古琴本身的年代、保存程度、音质和音色;二是所包含的文化附加值,比如听琴者和收藏者流传至今的典故。
据业内估计,目前存世的包括民国在内的古琴数量不超过2000张,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唐、宋、元琴和明代皇家宗室制琴,目前拍价屡创新高;二是明代文人制琴,价格也已不菲;三是清代和民国的古琴,品质远逊于前,数量相对较多。
对于老琴的辨别,一看断纹,从琴的表面特征即可判断;二听声音,从木质的年代来区分新琴和老琴。
古琴的断纹尤为藏家乐道,这些精美的断纹,如蛇腹,如流水,如梅花,或如牛毛般细密,或如冰裂向四面放射,折射出历史的沧桑。着名藏家马未都认为,古琴作为漆器,长时间形成的断纹本是一种缺陷,但被文人赋予美学追求以后,断纹成为一种美。他见过有人请修琴大师“修旧成新”,把一张明代古琴上的断纹给修没了,价值反而大减。
专家认为,古琴未必年代越老越好,材质第一重要。收藏古琴最重要的标准是音色,古琴的音色与其共鸣箱所用木材有关。木材越老、越干燥,效果越好。老木制成的古琴声音频率范围远远超过新木制成品,木质越老,颤音的频率越高,音色越是浑厚。制作古琴最好的老料大多取自庙宇老屋或败棺的桐木或梓木,其干燥清爽,坚硬如石,敲击声纯净清亮。但老料难寻,一些新制的名家古琴的价格故而与老琴同样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