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半年前,古玩城来了一位胖乎乎的年轻人,见人自带三分笑,自称是玉石的门外汉,却又独钟和田玉。见我似乎稍懂一点和田玉方面的知识,便很执着地要拜我为师。不过碍于面子,不在人前叫师傅,只口称“老大”,整得跟黑社会似的。
慢慢地大家知道,他在网上自称“菜鸟”。于是乎大家也都这样称呼他,或者更亲切一点,叫他菜菜。
菜菜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在一家比较大的酒楼里任行政总厨,也就是一群厨子的头。他曾邀我去他任职的酒楼吃饭。当我赶到酒楼门口时他却不在,接待小姐问我找谁,我说找你们行政总厨。她一愣,随后笑笑说,哦,找彪哥啊,我带你去。原来,在酒楼里大家都叫他彪哥或者阿彪,他也就很自然地在菜鸟与彪哥之间“切换”:工作时是总厨彪哥,而到了古玩城则摇身一变,成了玩玉的菜鸟。有一次,一个摊主听见我们叫他菜鸟,后来又听说他是厨师,便以为他姓蔡而叫他“蔡厨师”,惹得一行人哈哈大笑。
一般而言,玩和田玉的人大都比较在意原石的块度。也就是说,在品质差不多的情况下,块大的肯定比个小的受欢迎,除非是大约100~150克左右、形状不错的天然把件料。道理很简单:块头大,可以考虑做手镯、摆件或者把件之类比较大的玉件,可选择的范围大,增值的幅度相对也大。即使开料后裂纹比较多做不了大件,也还可以改作挂件、平安扣、圆珠等小件,反正不会浪费;而小料子加工本身就受到比较大的限制。即使雕刻也只能做小件的东西,而一旦有裂或者有棉有僵,就很难再加工什么了,不仅选择的余地小,浪费料的可能性也因此增大,因此大家在选购小料时都比较谨慎。
菜鸟则不然,他最喜欢的就是小指头尖大小的小籽料。有一段时间甚至对大一些的料子正眼都不瞧一下,一到市场上就直奔卖小籽的店铺、摊子而去,以至于有小料的卖家知道内情后,一见他急匆匆地赶过来,开价立马跳跃式上涨。刚才对别的卖家报价100元的小料子,喊出500元也不算什么稀罕事。饶是如此,菜鸟仍十分执着地在一堆堆“没长开”的小料子里逡巡穿梭,讨价还价,收藏展示,自得其乐。上千元一粒的小籽他买,数百元一颗的小料他要,一两百元的小料子更是被他“吃”下不知多少。很多老玩家看见他心急火燎地收小籽就发笑,不解地摇头说,这样的小东西拿来干嘛?泡水喝?把钱花在这上头太冤枉了。甚至有人揶揄地开涮,说菜鸟的脑袋大并不是“原装”,只不过是脑子进水了。菜鸟自己却不以为意,仍然我行我素,看见大料没感觉,一见小籽便两眼放光。
一个周末,菜鸟又来到古玩城,打开一只小小的装着小籽的密封袋,向一干玉友展示他自己配的原籽手链。由于还没有打孔,大家一时间没看出手链的雏形。但当他把小籽摆成一圈之后,在场的玩玉的新老朋友都感到吃惊:呈现在大家眼前的一副手链籽,不仅大小匹配、料型规整而漂亮,而且有红有白有墨有黄有绿,甚至还有一颗十分稀罕的偏蓝色的小料!在南方,戴原籽手链的人不多,但在北方,喜欢类似手链的人却不在少数。以大家的玩玉经历,都知道这样的原籽手链的价值,便问他打算什么价转让。没想到菜鸟不住地摇头,说,这是非卖品。他曾经将这副手链籽挂到网上,很快就有人开价数万元欲购,被他拒绝了。据说,还有一位在玉石界较有知名度的人物也对这串手链感兴趣,向他询问转让价格,也被他婉言相拒。
大家这才明白,菜鸟并不是真的“菜”。只不过是大家都拥挤在玩玉的“华山一条路”上的时候,他却独辟蹊径,专攻小籽而已。其实,“非卖品”也并不是他的终极目标:在那串“极品手链”吊足了众多喜爱者的胃口之后,他便逐渐将自己这段时间以来收、配的其他手链逐渐转让出去一些,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以玉养玉”……
在不少玩大料的玩家家里藏品越来越多,甚至开始为存放地担忧的时候,菜鸟却仍然悠然自得地玩着他的“袖珍玉石”,并以他的“小打小闹”给大家、也包括我这个师傅上了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