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 - 理财规划 - 正文

春季投资热点:炒股最赚钱?若比盈利买房也靠前

来源:上海热线 2013-02-25 10:42:0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火中取栗成就千万资产

尽管现在的资产已过千万,但职业股民王先生依然清晰地记得十五六年前,一个折磨了自己许久的问题“光靠炒股,会不会为吃饭而发愁?”在炒股过程中,王先生坚定一个信念:有收入,才买股,没有收入坚决不买股。

与我们上海热线财经频道的编辑,谈起自己的往事,王先生,不禁感慨颇多:初入股市的1991年,我还在国营单位上班,但到1992年他就毅然地办了离职手续。那年我 25岁,被认为正是拼事业的最好年龄。“当时周围的人都认为我是炒股票赚到钱才辞职的,实际上是因为我出来走了一圈,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再不想回到那种国营企业的氛围里去了。”

辞职后不久,就遇到了第一次“股灾”。1993年2月份,沪指超过1500点,但在1994年7月回落到了300多点,王先生的多数资金则是在1400点时买进的。“第一次遇到这样惨烈的下跌,那段时间难熬极了。”不仅遭遇着“经济危机”,王先生当时还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随着后来自己炒股的事情,逐渐被周围的群众知晓,自己的职业股民身份也早已被定了性,但是面对着种种的压力,我们上海热线财经频道的编辑,想让王先生分享一下,这些年来的真实情感。

2005年,沪指跌破1000点,但职业股民的他却比较淡定:一方面是因为1994年经历过暴跌;另一方面是他判断股指如果继续下挫,将会否定股改的意义。“只要不继续下挫,哪怕在1000点附近再横盘一年我都不怕,因为那时候我没有饿肚子的压力了。”直到2006年,他才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机。“2006年底,我自己的资金有70万元,从别人那借了55万元,再加上从银行借来的10万元资金,总共凑了将近140万元,全部投资买了两个个股。”

王先生回忆,“向银行贷款是用房子来抵押的,当时我把股票持仓单子打印了一份给担保公司,帮我办合同的工作人员就此见证了我‘翻身’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对他们的刺激是可想而知的。”2007年沪指6000点时,已有了四五倍收益的王先生麻利地获利了结。而在A股从1664点涨到3000点的过程中,他又抓住了只牛股。精准地抓住两段行情,王先生赚得盆满钵满。但2010年成为千万大户后,王先生开始“收心”了。那段时间,创业板挂牌,同样带来了巨大的赚钱效应,但王先生因“看不懂”很少涉足这一块。最近两三年,王先生主要以蓝筹股为投资标的,虽然也受到熊市的冲击,但跌幅相对较小,目前资产仍过千万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