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资产的快速累积,我觉得有两个重要原因:
一个是外部环境,这里包括整个社会环境。我跟老公两个人虽然不能算学霸,但是都是重点高校毕业的,综合能力都很不错,毕业也就顺利找到了工作,都是收入稳定的国有企业,尤其是我比较幸运的进入的金融业,因为整个社会环境,金融机构收入都是普遍较高,在我们家庭初期的积累上,我较高的收入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可以说起点比较高。我个人也比较努力,到现在工作近10年,已经顺利成为职工的最高级别,年收入基本可以达到20万,老公虽然工资不高,但是也挺稳定的,所以说,工资收入是家庭资产的基石,拥有了稳定的收入你才能谈理财和资产积累。还有一个社会环境就是房价,我所处的二线城市房价一直比较稳定攀升,在整个资产增值上,房产还是占了很大一部分。目前我们家拥有了三套房,其中两套自己的,一套是公婆购买的婚房,在居住方面已经够了,我们也不会再向房产上投资了,我觉得未来房产增值的空间很有限了,下一步计划购置商铺,转移投资方向。
另一个是个人原因。我跟老公都是普通家庭出身,在消费观念上都是节俭为主,我们两个比较喜欢宅在家,周末爬爬山,逛逛公园什么的,基本不出入娱乐场所,外出就餐也就是100-200元左右,有了孩子也是基本带孩子去免费的公园,吃用上也是正常开支,没有因为收入的增长刻意追求高消费。就像我的同事说的,一条LV的丝巾6000元,现在的我完全能够消费,但是我觉得没必要,能够消费不代表必须消费。所幸老公跟我的消费观念也很接近,我们俩觉得不需要每天大吃大喝,游山玩水才是人生,在一起平平淡淡的聊聊天,看看书,也可以是很舒服,这个可能跟个人性格有关系,我们确实是宅夫妻吧。
投资上的话,我在05年就开始玩基金了,那个时候姐才20岁。不知不觉养基都十年了,05年到15年,我经历了07年的牛市,虽然本金不多,但是收益还是不错的,主要是买的是华安系的,因为时间太久远,已经不太记得当时的收益了,08年在我买第一套房子的时候,全面撤出,算是幸运的躲过了后来的漫长熊市,也完成了第一套房子的积累。
因为买了房,手里没有多少钱了,也是读了很多长期投资的书,在09年的时候开始基金定投,当时的想法是给未来的宝宝存一笔教育基金,每个月定投在1500元左右。
14年末,股市突然回暖了,其实从历史趋势来看,也差不多了,半死不活的基市开始有点意思了,慢慢的先回本,然后开始有收益,不断刷新净值高点。我就是怂啊,亏损的时候很淡定,开始盈利了就坐不住了,以落袋为安的想法开始不断的赎回,份额也从最高点的10万份到现在的3万多份,其实现在成本已经都收回了,就用盈利在增值,每个月也还在定投着,慢慢长大吧。
按照现在的步骤发展下去,我们家未来财务自由应该是可以实现的,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那一天尽早到来,我想用更多的时间去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