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 - 理财聚焦 - 正文

要投资就跨界 学会全市场投资 不断拓展自己能力边界

来源:证券时报 2018-04-28 08:38:4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不跨界,你敢说你在做投资么?)

乐视网让一些投资了它的明星大款亏得厉害。于是不少人就站出来说:千万别搞跨界投资!你都不懂另外的行业,投不熟悉的领域,不是跟自己的钱过不去么?我要说,一些明星的所谓投资,跟跨界其实扯不上边的。投资本质上是一项对投资人要求极高的活儿,是应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投资,但投资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边界。从现在社会的知识发展趋势和投资对投资人的要求来说,几乎没有不跨界的投资。或者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跨界社会,人力资源市场的最典型特征就是跨界。

要投资就跨界

做投资的人,看起来似乎只做一件事情,就是买卖股票。但问题是,股票的背后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行业,以及三四千只股票。理性的投资者一定是搞清楚了自己买卖股票的理由,以及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做投资的确要讲能力范围,比如有的投资者主要投资医药股,对医药这个行业的各个产业链的上下游,就要非常熟悉。这种单一某个行业的投资,适用于机构的事业部。比如一些私募机构或公募基金设立了专门的医药事业部,主要投资于医药股或进行医药产业链的投资。但大部分的基金经理、投资经理或职业投资人是全市场投资的,只是他们的兴趣爱好会偏向于某个或某几个行业,但他们的兴趣点、关注点是不断变化的,能力边界也是不断拓展的。可能去年投资蓝筹股的基金经理们,今年又必须关注中小创和医药股,不一定去投资这些股票,但一定会去关注这些行业,去了解行业最新的动向,以及有投资价值的公司。

投资的这种特性,决定了职业投资人必须横跨多个行业,甚至是多个市场。尽管行业之间的投资逻辑、内在的机理和规律有共通的地方,但毕竟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投资逻辑,投资人需要在不同的行业之间进行切换。何况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东西层出不穷,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次第出来,让人目不暇接,这都需要投资人去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唯有那些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投资人,才能在市场的千锤百炼中生存下来。

尤其是在专业的机构队伍里,如果投资人的知识面仅仅局限于某个行业,根本无法适应机构投资时代人才的加速迭代。你的投资理念是不变的,但你必须不断了解市场上出现的新公司、新产业、新商业模式。移动互联网加速了知识的更新换代,职业投资人“吃老本”只有被淘汰的命运。如果多年保持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变,比如还停留在对钢铁、煤炭、有色、金融的了解,可能你的职业投资人身份都保不住。

要投资,就跨界。或许你是年龄大一点的职业经理人,在投资经验上比年轻人占优势,对投资的理解可能更深刻,在市场的起起伏伏中更容易克服自身性格上的缺陷,但面对知识加速、更新迭代的时代,你也必须马不停蹄地学习新东西,在不同的行业之间跨界,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这是职业投资人绕不开的宿命。就连投资大师巴菲特,以前是不碰科技网络股的,但后来也转变了思路,投资了苹果的股票。尽管巴菲特是把苹果当成消费类股票来投资的,但苹果的科技含量是众所周知的。在新经济时代,科技和消费联系得越来越紧密,很多时候,科技股可以说是消费股,消费股也可以说成是科技股,科技消费股的投资,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无论是科技,还是消费,都需要投资人通过跨界去了解越来越多的新东西。

明星“跨界投资”面面观

乐视网现在的情形大家都看到了,明星的投资打了水漂,让吃瓜群众议论纷纷。明星的所谓“跨界投资”,不能一概而论,而当从多个维度做客观分析。

首先,明星投资乐视网,我们不能轻易断定人家明星就不懂乐视网的商业模式。那么多的基金经理等机构投资者,当初对乐视网还不是趋之若鹜?你能说这些基金经理就有多么专业吗?如果明星投资乐视网,是经过了自己认真细致的分析与调研,又或者明星请了投资大佬做参谋,多番考察研究之后,认为乐视网值得投资,尽管投资乐视网失败了,但明星的这种投资行为,绝对不是否定“跨界投资”的理由。谁能够断定,明星的投资能力就一定很差?何况投资是明星的权利,成功和失败另当别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失败的投资案例不也很多吗?

其次,如果明星投资乐视网或者进行了其他投资,比如某知名女明星投资了某文化传媒项目,结果大赚特赚,而这种投资并不是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的,而是充分利用了明星的名人效应和社会资源,通过内部消息或人情关系拿到了项目的投资权,这样的所谓“跨界投资”,其实和内幕交易几乎可以划等号。这样的“跨界投资”,在A股市场越少越好,最好绝迹。

第三,投资是每一个人的权利,当然包括明星在内。只不过明星是名人,受到媒 体和社会的关注度大而已,在当下的投资市场,理财产品多如牛毛,各种投资项目让人眼花缭乱,明星让自己的资产保值升值是天赋人权,这是每一位公民基本的理财权利。任何投资,本身就带有“跨界投资”的性质,毕竟是新的理财产品或新的项目,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走在不断拓展自己能力边界的道路上。而购买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产品,更是对投资人的投资管理能力的考量,比如购买公募基金,更多的是考察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和基金投资的股票并没有多少关系,我们是冲着投资管理人去的,而不是冲着投资的具体标的去的。明星把自己的钱交给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去打理,就投资这种行为来说,本身没有任何值得非议的地方。至于明星的钱来得正当与否,那就属于另一个范畴的讨论话题了。轻易否定明星的投资行为,不仅是浅薄的,也是武断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