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基金募集“阵痛”进行时:年内102只产品延长募集期 13只发行失败)
8月份以来,又有11只公募基金产品发布了延长募集期的公告。至此,今年以来选择延长募集期的公墓基金产品已达102只,其中有70只是权益型基金,占比近七成。《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截至8月11日,已经有13只基金产品发布了关于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公募基金历史募集败的基金已增至20例。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公募基金也陷入了“好做不好发”的尴尬期:今年以来仅有404只新基金成立,同比减少了41%。与此同时,在今年获批的诸多基金也纷纷选择了延长募集期。
《证券日报》记者从某小型基金公司处了解到,小型基金公司在震荡市发行新基金考验更加严峻:权益型基金的品牌优势有限,难以吸纳个人投资者的优质资金;债券型基金的资金方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由于小型基金公司的资金合作方十分有限,在震荡市场行情下债券型基金募集资金的难度也陡然增加。
102只基金延长募集期
权益型基金占比高达七成
8月11日,西部利得基金发布了旗下基金产品延长募集期的公告:西部利得事件驱动股票基金原定募集截止日为今年8月15日,因市场原因,经该基金公司和该基金托管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协商,决定将本基金的募集时间延长至今年9月21日。
上述基金延长募集期并非个例,由于今年以来A股市场的持续震荡,公募基金产品延长募集期的现象频频出现:今年以来截至8月10日,已经有102只基金先后发布了延长募集期的公告,而去年同期选择延长募集期的基金产品仅有77只。
从基金类型来看,今年选择延长募集期的102只基金中,债券型基金有26只,偏债型基金有27只,权益型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下同)有70只,占比近七成。
债券型基金和权益型基金的实际数量差距悬殊,但债券型基金和权益型基金延长募集的比例却相差不大。今年以来,受违约事件频现、债券“刚兑”被打破等因素的影响,新成立的债券型基金数量大减,53只延长募集期的债券型基金实则已经占据了很高的比例(截至8月10日,年内新成立债券型基金156只,年内新成立权益型基金243只)。
另外,《证券日报》记者从北京一家小型基金公司处得知,小型基金公司在震荡市发行新基金的难度要比大型基金公司难度大。该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解释称,对于权益型基金而言,小型基金公司不具备大型基金公司的品牌优势,难以吸纳诸多个人投资者的优质资金;而对于债券型基金而言,小型基金公司不具备大型基金公司的资金渠道优势,这样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债券型基金募集资金的难度也陡然增加。
公募基金市场
募集失败案例已有20例
去年4月底,公募基金市场上出现了首只募集失败的基金产品。随后,基金发行失败似乎打开了“闸口”:去年全年共有7只基金产品募集失败,今年以来截至8月11日,已经有13只基金产品发行失败,公募基金历史上募集失败的案例已增至20例。
8月11日,银河基金发布公告称,银河可转债债券型基金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准予变更注册募集,截至2018年7月17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该基金未能满足《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十二条及《银河可转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的条件,故该基金的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除此之外,今年以来募集失败的还有信达澳银鑫和债券、中银证券安颐债券、长信稳尚三个月定开债发起式、金元顺安桉裕纯债、金元顺安桉和纯债、民生加银丰益混合、泰达宏利创富混合、国寿安保稳祥混合、兴银瑞景灵活配置、景顺长城睿益灵活配置和中金金益债券。可以发现,年内发行失败的13只基金,绝大多数是中小型基金公司旗下的产品,不具备大型基金公司雄厚的资本实力及渠道关系。
今年以来延长募集期的基金中,已有部分基金在新的募集期内完成募集。《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二季度末,拥有数据统计的13只债券型基金的平均份额为2.32亿份,刚刚达到新基金成立2亿份的条件,可见,对于小基金公司的债券型基金来说,即便延长了募集期,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新基金的募集仍有很大压力。
而对于小型基金来说,在今年要发行债券型基金的压力更加巨大:就今年募集失败的13只基金案例来看,有7只是债券型基金;今年以来新成立的156只债券型基金,有96只基金的首募份额不足10亿份,占比超六成。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的债券型基金中委外定制基金仍占据了很高的比例,而委外定制基金的情形已不同以往:银行方在定制产品上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基金公司则开始走向弱势。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在某债券基金的基金经理处了解到,小型基金公司的债券型基金获批后,会有资金方毁约的情况出现,会让基金公司猝不及防,只能临时再去接洽新的资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