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掮客打打电话月入10万元”
刘涛(化名)供职的公司位于温州车站大道一处商业楼内,XX金属材料公司的小牌子并不醒目。推开玻璃门,简陋的两居室内报纸、杂志、早餐很随意地堆放在桌子上。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做着上亿元甚至几十亿元的生意。
刘涛的真实身份是汇票掮客。他对《中国企业报》记者直言,公司看起来虽然是一家贸易公司,但实际上主要是做承兑汇票生意。他说,按照规定,要办理承兑汇票,必须要有贸易合同。但是,很多企业贷款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购买材料或者产品,而是为了别的投资或者流动资金用,所以就得虚拟贸易合同,他们就承担这样的角色。作为专门的公司,他们提供虚拟贸易合同并开具发票,帮助企业完成承兑汇票贷款所需要的手续。另外,他们帮助有需求的企业收购承兑汇票,形成一条完整的承兑汇票产业链。
刘涛告诉记者,有几种人能做承兑汇票生意:第一种是在银行有关系的人,利用自己的关系促成贴现;第二种是有很多需要贴现的企业资源的人,有需求才有供给;第三种是既没有银行关系也没有企业关系的纯粹中介,通过打电话或者其他方式获得的信息促成承兑汇票贴现;第四种是既有雄厚资金又有相当银行人脉的人,既可自己直接贴现,也可通过关系银行贴现。
刘涛甚至对记者表示:“你是报社记者,手上企业资源肯定很多,完全可以做这种无本买卖,赚取中介费。现在市面上的手续费一般是一百万元收一二千元,不要小看这一二千元,承兑汇票很多都是上千万元的,算下来数目就可观了。”
刘涛说,现在做承兑汇票的公司很多,企业往往也是货比三家,希望价格尽量低些。由于并不一定能马上找到上家,有的汇票要转几手才能贴现。他曾经收到过一张承兑汇票,到他手上已经是第五手了。也就意味着这张承兑汇票除了支付正常的银行利息外,还要支付5次中介手续费。
“你要做上这行,连记者都不要干了。”刘涛调侃道,有的掮客就坐在宾馆大堂打打电话,一个月也能赚上10万元。
畸形化的承兑汇票
承兑汇票贴现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生意。
老唐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许多北方城市银行都纷纷在温州各地设立办事处,专门收购承兑汇票。他说,北方以及中西部地区很多银行的贷款放不出去,转而利用银行的资金,直接收购承兑汇票,帮助企业贴现。而因为承兑汇票有开票银行担保,到期可直接承兑,不存在任何经营风险。
刘涛告诉记者,承兑汇票贴现生意全国各个地方都有,但温州还是非常活跃的地区之一。据他所知,某银行20天就兑完了50亿元额度。
记者辗转找到温州某银行一位行长,这位行长听了记者的来意之后,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他直言,承兑汇票的水太深了,温州很多人吃这个“铜”(指承兑汇票生意),“揭开来要砸掉多少人的饭碗,甚至很多人要去坐牢的”。
浙江某银行原行长告诉记者,承兑汇票是根据票据法制定的一种表外业务,本来是为那些有贸易业务,但又没有资金的企业提供一种由银行提供担保的信用业务。特别是在近几年,在中国经济增速整体放缓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大幅减弱,再加上政府调控货币增速抑制信贷过快增长的政策下,企业从银行获得直接资金支持的能力也受到抑制。尤其是中小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直接获得资金,在这种情况下,票据业务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但问题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权力垄断形成的腐败,承兑汇票已经变成一种畸形的银行业务。一方面,有的企业为了获得贷款,不惜造假,虚拟贸易合同,骗得贷款;而一些业内人士由于控制着银行信贷权力,在利益的驱动下,参与其中,使承兑汇票变成一种生意,给金融业带来了极大风险。
“现在大家都缺现金,但你能有什么办法。”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家无奈地表示,只要是银行开具的真实的承兑汇票,中小企业肯定还得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