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时期:传教叙事式手印
到了公元一世纪,随着佛教的传播,信徒大量增加,信众分布的地域也越来越广泛。佛教的一些原始规则也发生了一定的修正和温和化。这一时期的佛教艺术以犍陀罗和秣菟罗为代表。前者地理位置靠西,受亚历山大东征影响,他们的作品有很浓重的希腊雕塑风格。秣菟罗在东,还有很强烈的印度本土艺术痕迹。
这一时期在佛教艺术史上被称为“佛像时期”。为了传教的便利,释迦牟尼被日益神化。毕竟,神秘主义是吸引普罗大众的最有力的标签。神性的释迦牟尼形象,开始大量出现在佛教雕塑和图画中。
▲ 秣菟罗佛像:施无畏印
但是,这一时期佛教仍属于显教,以思辨性的佛理为主要形式。佛像多数描绘那个时代核心典籍四阿含中所记载的释迦牟尼传教历史画面。因此,不管是犍陀罗还是秣菟罗,即使艺术手法不同,佛像面容和衣着迥异,但姿势基本上不外乎是:表现释迦牟尼进入觉悟之镜的禅定印、破除邪魔的触地印、释迦牟尼讲解佛法的转法轮印、释迦牟尼面对半信半疑的求道者的施无畏印。
▲ 犍陀罗佛像:施无畏印
禅定印是释迦牟尼跏趺坐于菩提树下冥想时双手交叠的姿势。触地印也叫降魔印,据说佛陀证悟后魔王波旬跑来假打,嘲笑说谁能证明你大彻大悟了。佛陀伸出右手掌,掌心贴着膝盖,手指触地说“大地可以证明”。然后大地神从旷野里探起半个巨大的身体说“我证明我证明”。值得庆幸的是,佛陀不在我们这个时代,大地神未被怀疑为利益相关方。
▲ 左手禅定印右手触地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