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咏图》卷
北宋张先
绢本淡设色
画心纵52厘米横125.4厘米
张先是北宋人,暮年的时候翻阅父亲生前诗作,诗中“它日定知传好事,丹青宁羡洛中图”的描述触动了他,出于对父亲的怀念创作了这幅《十咏图》。
在这幅山水人物画中,建筑楼阁有花草树木掩映,小亭栏杆曲折相应,环境幽雅,气象恢宏。有童仆相伴的主要人物儒雅风流,气氛轻松愉快。尤为珍贵的是,张先的绘画作品,无论历史流传还是文献记载,仅此一幅。
该作品被清宫收藏后,同样是被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带到长春,伪满政权覆灭时丢失。1995年,在北京翰海拍卖中此画再度面世。故宫博物院根据徐邦达、启功、刘九庵等专家的建议,并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准,以1800万元竞价将此画购回,使这件国宝重归娘家。而这也开创了国家级博物馆从拍卖市场购买文物的先河。
《珍禽图》
北宋赵佶
绢本设色
纵41.5厘米,横70厘米
《珍禽图》中画了鹡鸰、麻雀、鸠、龟、昆虫等动物二十余件,排列无序,但每一件动物都刻画得十分精确、细微,甚至从透视角度观之也无懈可击。标志着中国画中的花鸟画从早期的粗拙至此已经臻于精美,中国的花鸟画家已经具备完善的写实能力。传说当时有使节向蜀主进献白鹰,宫殿的壁上有黄筌画的兔、禽,栩栩如生,白鹰见了,屡欲搏之。沈括《梦溪笔谈》谓:“诸黄(黄筌及二子居寀、居宝)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轻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勾廓填彩,本是中国画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方法,但与早于此图的唐代人物画与山水画相比较,此图勾轮廓的墨线大都非常轻细,似无痕迹,所赋色彩,也明显区别于唐画的浓烈艳丽,而是以淡墨轻色,层层敷染,更重质感。这种绘画风格,注重表达物象的精微、逼真。